10年翻2倍!GDP十年增幅10强城市出炉,贵阳超越重庆、成都夺得全国第一,重庆的得与失在哪?
GDP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指标,最近,2010到2020年GDP增幅10强的城市出炉,重庆名列其中。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夺得第一名的是贵阳市,“黑马”城市合肥仅次其后。
以下是具体排名:
贵阳,增幅284%;
合肥,增幅272%;
昆明,增幅215%;
西安,增幅214%;
重庆,增幅210%;
成都,增幅201%;
福州,增幅209%;
郑州,增幅198%;
厦门,增幅197%;
武汉,增幅186%。
(具体指标附下图)
值得关注的一个点是,这些城市都集中于中西部地区。由此来看,中西部地区体量较小,增幅较大,以后或将会延续一段较大幅度的增长势头。
让人意外的是,第一名是贵阳。很多人眼里,贵阳地理环境导致的交通和产业发展瓶颈很大,但是贵阳却走出了全国第一的步伐。
这不仅是因为贵阳在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投入,还在于贵阳抓住了产业升级的机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贵阳的新能源产业和大数据产业发展一日千里,甚至不亚于东部地区。
来看一个数据:贵阳数字经济增幅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增长值达到1600多亿元。
再看一个事实:全中国第一个建立省级大数据中心的,居然不是北上广深,而是地处偏僻的贵阳。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合肥,与一般的投资基建拉动GDP不同,合肥近些年在产业引进和培育上获得长足的进步。比如去年投资蔚来汽车,账面浮盈超100亿。这个号称中国“城市届的风投一哥”,抓住了产业发展的机会,以后发展潜力很大。
恰恰是因为“敢赌”,合肥投资的京东方、芯片产业项目都获得了较高的回报。这也让它成为全国白色家电等领域的No.1。
再来说回重庆。其实重庆的发展速度并不慢,尤其是考虑到重庆自身庞大的体量以及库区、山区的包袱和压力。个人以为,重庆经济发展快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此前建立起的规模化的产业集群优势,通过招大引强建立的汽车、笔电产业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由此带动重庆增长迅猛。
但重庆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新的赛道上保持领先。此前本号多次分析过,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但是科技创新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不足,尤其是科技创新板块还需要很多短板补齐。与此相对应,重庆的机制、环境、人才、产业结构等都需要抓紧提升。
这是重庆的痛点,也是重庆在未来保持长久竞争力的关键。
要知道,错过一次产业机会,再追回来费的力气就要更大了。
Copyright 2024 gotohui.com闽ICP备08105781号-11闽公网安备35011102350481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服务号
涨知识了,我还以为又是成都第一呢
要看基数
十年前重庆领先贵阳7000亿,现在领先贵阳21000亿。重庆确实慢了
重庆这么大的体量,两倍多很厉害了
前几年重庆产业调整升级,以及淘汰落后产能,影响了经济增速,去年开始前几年的巨大投入开始产生效益,今年经济增速又将进入快车道,重庆产业规模大,发展底气足,发展潜力大,加上政府的正确引导,未来必定后劲十足。
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工业门类齐全、招商引资必然范围广,各方面成本低,发展优势明显,只是重庆还是重点补短板,科教科研,打造几所一流大学、引进一流名校科研学科学校,创办一流高校,一流全面医疗名校。做中西部科研科教卫生一流基地,超西武。还要重点打造交通乡镇区县城乡交通发达,多扩展高速路,快速路,更好融入区县,降低主城和郊区县运输成本、及国际门户枢纽。增创金融中心!夺去证券落户。中西部需要一个证券交易所影响国家对中西部的开发重视,重庆是必须机会。重庆要给上海看齐,对标上海,补足短板,赶超跨越!高起点务实!控制房价,引进人才。增加云轨郊区主城主镇融入发展。有些线路可以实行二十四小时服务,因为云轨载人少,速度快优势,成本低耗损低特点,可以作为主城高铁站医院商业中心至郊区的第二次辐射优势用途。重庆城市大,路途远,又有大山阻隔,还可以适用于轻轨地铁没有辐射地区补充!加密重庆交通网有很大意义,让山城不开车不走路,完成四通八达的网红高效二十四小时通行连接主要地区。
重庆未来的机会在哪里?跟合肥、贵阳怎么比?
创新力不是说增强就能增强的,需要有舒适的气候环境,人文素养,历史底蕴才能吸引人才,重庆任重而道远!